斷奶后的這段時間是豬一生中應激最大的階段之一。仔豬暴露于環境、社會和心理應激原,其中:·新環境 ·從高度消化的(液體)母乳轉向不易消化的植物性干性飲食,其中包含復雜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包括各種抗營養因素
所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動物的健康和性能。在處理保育豬的健康、福利或性能問題時,重要的是不要只關注如大腸桿菌或豬鏈球菌等傳染性病原體。優化非感染因素可以直接改善豬的健康和生產性能,控制病原體感染,并/或防止后者導致臨床疾病。這一點尤其重要,因為應減少抗生素的使用,以降低抗生素耐藥性的風險。應考慮以下因素以優化保育豬的健康、福利和性能:
全進全出(AIAO)生產是控制傳染病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它可以中斷或減少病原體從大齡豬傳播到年輕豬的循環。它允許生產商為統一的豬群定制環境條件,并清潔批次間的設施。混合或分揀豬是仔豬應激的來源,它增加了病原體傳播的可能性。因此,應該盡量減少。在AIAO系統中,相同的仔豬作為一組在不同的生產階段移動,比在豬從一個單元轉移到另一個單元期間重新組合的做法更可取。僵豬應該被安樂死或與他們的群體一起前進,以避免影響下一批。應保持適當的飼養密度,因為擁擠可能導致病原體傳播和應激反應增加,使豬更容易感染傳染病。早期斷奶(<3周)可以減少一些病原體從母豬傳播給后代,但在歐盟不允許作為程序這樣做。此外,研究表明,早期斷奶與斷奶后增加抗菌藥物的消耗有關。推遲斷奶(如28-33天而不是21天)等管理策略可以減輕仔豬的應激,減少斷奶的影響。斷奶體重進一步由出生體重和初乳攝入量決定,兩者對仔豬的生長有長期影響。仔豬斷奶時體重的高變異性與仔豬出生體重在窩內的高變異性有關。高產母豬產仔數的增加與仔豬平均出生重的降低和出生重的窩內變異性的增加有關。分胎次飼養在大型生產系統中作為控制種豬群幾種疾病的一種手段。在母豬第二次懷孕之前,后備母豬及其后代要與經產母豬及其后代分開飼養。到那時,它們有望獲得所需的免疫狀態,不會對豬群造成增加感染水平的風險。建議將各年齡組分開飼養,并按照明確的順序進行工作,即首先是最年輕的動物,其次是較年長的年齡組,然后是隔離舍和病豬舍,最后是尸體存放處。器械和設備對病原體的大量傳播至關重要。注射器和針頭也可能成為疾病傳播媒介,例如,非洲豬瘟、豬瘟、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和豬圓環病毒2型和附紅細胞體等。對豬舍/豬欄實施正確的清潔、消毒和清空程序,可降低感染壓力。轉群后缺乏清潔可被視為幾種病原體的風險因素。消毒檢測,即表面細菌污染的檢測,或表面三磷酸腺苷(ATP)分析,可用于檢查清潔和消毒是否正確。
豬舍和/或環境變化優化對控制感染很重要,因為它們允許仔豬用自己的免疫系統遏制病原體的發展。應以溫暖、干燥、無賊風的環境為目標,避免溫度波動和環境應激的突然發生。剛斷奶仔豬的環境溫度應約為28℃。然而,在不合適的或舊的豬舍中進行環境改變以改善氣候可能需要大規模的改造,因此,他們可能很難,而且很費錢。磨損的漏縫板更難以清潔和消毒,并構成腸道病原體的風險。
1)適當配方的飼料,即低蛋白質、優質原料、奶制品或飼料添加劑(包括益生元和益生菌、精油和酸化劑),可以增強腸道健康,從而有助于預防斷奶后感染。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為了減少斷奶后腹瀉的發生率,大量投資于飼料添加劑的研發。2)酸化劑之所以經常被使用,是因為它們能夠為有益微生物創造有利的腸道環境,從而提高營養物質的消化率,促進生長,減少腹瀉。它們可以用作有機或無機鹽、酸鹽或混合物,是控制大腸桿菌相關疾病的成功添加劑。3)新斷奶的仔豬在降低胃pH值方面遇到了更多的問題,這是必要的,因為胃是對抗病原體的緩沖液。如過長時間保持過高的pH值,就會增加發病的風險。盡量減少具有緩沖能力的營養物質,如蛋白質或礦物質。4)感染會產生自由基,這是一種能破壞腸道組織的有毒物質。有足夠的抗氧化活性是很重要的。因此,飼料中應含有充足的維生素A、E、C和硒,因為它們具有抗氧化活性。斷奶飼料中的ω-3脂肪酸已被證明與減少大腸桿菌感染和增加采食量有關。應避免凝集素等抗營養物質。5)豬飼料中的益生元與提高發酵能力有關。隨后短鏈脂肪酸的合成導致腸道pH降低,腸道蛋白質發酵減少。在豬飼料中添加益生菌(如芽孢桿菌、乳酸菌和酵母)可以通過改變腸道菌群來改善腸道健康,這可能有助于控制病原體和改善健康狀況。然而,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評估和提高益生元和益生菌的效果。6)氧化鋅已被證明能有效控制斷奶后的大腸桿菌感染,盡管其作用機制尚不完全清楚。然而,由于環境問題,以及它與鋅耐藥、銅等其他重金屬以及金黃色葡萄球菌對甲氧西林選擇性耐藥有關,歐盟禁止了它的使用(2022年6月)。7)除飼料成分外,顆粒大小和采食量等因素也起作用。粉碎增加了飼料與豬消化酶的相互作用,改善了營養物質的吸收,提高了豬的生產性能。然而,粉碎太細是昂貴的,可能會導致豬胃潰瘍,而時間和精力投入可能超過任何提高飼料效率帶來的效益。8)在斷奶后的頭幾天提供更多的光照可以增加采食量。然而,增加光強度或光周期可能會增加攻擊或咬傷的風險,導致皮膚損傷。9)斷奶后采食量也取決于斷奶前的采食量。因此,斷奶前增加仔豬采食量的策略通常有利于緩解斷奶后的問題。在營養管理領域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包括混合系統對仔豬的影響、分組哺乳,或仔豬補充乳制品的系統。10)還應該有足夠數量的飼喂場所,它們應該很容易被豬欄里的所有仔豬接觸到。這同樣適用于飲水乳頭。乳頭的流量應該足夠(0.5-1.0升/分鐘),也應該定期檢查。優質飲用水也很重要。在許多豬場,飲用水的質量不是最佳的,存在化學成分和/或微生物污染。11)最后,飼料是養豬生產中最重要的成本因素。最佳飼喂不僅僅是提供營養來優化動物的生長。飼料在胃腸道疾病中起作用,但也會影響身體狀況、跛行和免疫力。適當的營養可以增加彈性和預防疾病。雖然最佳性能具有經濟和生態效益,并應成為具有最佳健康條件的豬場的主要目標,但大多數豬場需要在最佳性能飼喂和最大限度地減少健康問題風險之間取得平衡。這對剛斷奶的仔豬來說尤其如此。在健康狀況良好的豬場,為獲得最佳性能而飼喂可能是合理的戰略選擇。在更具有挑戰性的健康條件下,可以配制更安全的飼料,以產生(暫時)次優性能的權衡。